• <tr id="kzvbw"><strong id="kzvbw"><address id="kzvbw"></address></strong></tr>
    1. 首頁 > 要聞 > 要聞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非凡十年·精彩聊城丨技改催生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非凡十年·精彩聊城丨技改催生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來源:聊城日報發布時間:2022-09-26 15:26:25

        ■本報記者 岳耀軍

        傳統產業“脫胎換骨”,新興產業“強筋壯骨”,產業集群漸成規模,今日的聊城,到處呈現出奮發向上、奮力趕超的可喜景象。

        技術改造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建設制造業強市的重要途徑。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深入挖掘工業技改需求潛力,積極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引導力度,加快推動工業企業技術創新、綠色化改造,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智慧賦能,傳統產業迸發新活力

        眼下,位于高新區的山東鑫亞格林鮑爾燃油系統有限公司正開足馬力趕訂單。由于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今年企業產能一直處于飽和狀態。產品銷售逆市上揚的背后,是企業“真金白銀”加大研發與技改投入。

        “我們投入2300萬元購置了國際先進的加工制造和檢測設備,成功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滿足國六排放要求的高壓共軌噴油器總成系統,打破了國外技術壁壘。”9月23日,鑫亞格林鮑爾副總經理李清說。

        除了應用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外,在信息化時代,智能制造已成為企業的標配。

        9月22日,在東阿阿膠復方阿膠漿生產車間,幾只6軸機械手臂在有條不紊地搬運著裝滿空瓶的上瓶盤。

        該企業對引進的機械手臂進行改造,在手臂前端針對復方阿膠漿的專用上瓶盤設置了對應的定位銷,通過PLC控制系統+視覺檢測+專用夾具手聯合控制,用于產品的上瓶、卸盤。經過改造,該產品的勞效提高了60%。而這一技術在國內小容量口服液生產行業內尚屬首創。

        傳統不等于落后,傳統制造業不等于舊動能。十年來,在傳統產業占主導地位的聊城,通過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全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讓傳統產業迸發出新活力,助推“聊城制造”向“聊城智造”加速轉變。

        綠色轉型,描繪產業發展新底色

        綠色是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推動綠色發展是提升聊城制造業競爭力的必然途徑。

        魯西集團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先后建設完成了兩期廢水零排放技改項目,在國內率先實現分鹽廢水零排放目標。該項目采用化學除硬、絮凝沉淀、電滲析等技術,每小時可處理廢水1200立方米;每天產鈣泥15—20噸,處理后可作為脫硫劑使用;每天產氯化鈉鹽50—60噸,回收后可用作氯堿化工的原料。

        一滴廢水不流出園區,廢水、廢物全部資源化再利用,魯西集團實施廢水零排放技改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該項目成功入選山東省2020年智能化綠色化技改十大優秀案例。

        同樣,憑借綠色新型環保建材智能化改造項目,茌平信源環保建材有限公司在工業固廢中掘出“真金白銀”,探索出一條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脫硫石膏、粉煤灰、電石渣是茌平信發集團的工業副產品,怎樣處理這些固廢物一直是公司頭疼的事情。后來,茌平信源環保建材有限公司采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智能裝備等先進技術,實施綠色新型建筑材料生產線智能化改造,把這些固廢物生產成為粉煤灰蒸壓環保磚、石膏粉、紙面石膏板等產品,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

        “以前,我們把粉煤灰當作廢物處理,1噸花費4至6元,‘倒貼’錢讓人家拉走,F在通過延伸產業鏈條,1噸粉煤灰可以讓我們多賺100元。”信發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學信說,讓各廠區物料循環起來,持續延伸產業鏈條,這是信發集團發展循環經濟的關鍵一招。

        企業多些“綠色”,產業就少些能耗和污染?缛胄聲r代,我市加快實施以清潔生產、節能降耗為重點的技術改造,打造更加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制造體系,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政策紅利,助力企業輕裝前行

        我市先后編制完成了《〈中國制造2025〉聊城實施綱要》《聊城市有色金屬加工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5年)》,出臺了《聊城市傳統產業智能化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聊城市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投資激勵實施細則》等政策,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這些政策的實施及各項技改獎補資金的落實,都對我市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起到積極的引導推動作用。山東匯通集團利用5000萬元技改資金,新上了3條熱處理生產線,建成后年產鋼管8萬噸,通過對鋼管提檔升級,提高了鋼管附加值,調制后的鋼管比傳統鋼管價格每噸高出1000元左右。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增加產值8000萬元。

        市工信局技改辦主任李剛介紹,我市深入實施傳統產業智能化技改三年行動計劃,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制造方式變革的同時,也提高了企業的本質安全水平。今年,我市已舉辦7場“線上線下”“一縣一策”“一園一策”省級技改要素對接會,爭取“山東技改沿黃行”行動在我市啟動,推進企業技改供需對接,為企業安全發展賦能助力。

        今年我市60個項目列入省技改重點項目導向目錄。1—7月份,全市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41%,增幅居全省第一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9.8個百分點。

        一次次技術改造、一次次設備升級,不斷為企業發展蓄勢賦能。當前,我市制造業強市建設正處于爬坡過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各生產企業追逐著發展的浪潮,以技改創新激活高質量發展“一池春水”,奏響新時代工業發展最強音。(圖片均為資料圖)

      【責任編輯:顧楊洋】
      亚洲 图 欧洲 自拍 图片拉风|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一|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2. <tr id="kzvbw"><strong id="kzvbw"><address id="kzvbw"></address></strong></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