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kzvbw"><strong id="kzvbw"><address id="kzvbw"></address></strong></tr>
    1. 首頁 > 黨建 > 基層

      冬日里的溫暖與堅守——走近開發區星光和園小區黨員先鋒隊

      冬日里的溫暖與堅守——走近開發區星光和園小區黨員先鋒隊

      來源:聊城日報發布時間:2022-12-01 16:33:12

        本報記者 胡欣 苑莘 商景豪

        星光和園小區位于開發區海河路南,有24幢住宅樓,總戶數2107戶,6500余名業主安居于此。

        疫情期間,如何落實好防疫措施?志愿者如何做好服務工作?11月28日上午,記者來到星光和園小區,了解小區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和黨員志愿者服務情況。

      heyuan.jpg

      星光和園黨員志愿者為業主送去剛買的蔬菜。 ■ 胡欣

        60余名黨員加入志愿者隊伍

        入冬以來的第一場“寒潮”,加之陰雨天氣,氣溫驟降。

        9時30分,星光和園小區南區門口,一位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正在細雨中協助安保人員,查驗出入小區居民的“一證兩碼”。

        “吳俊松,小區業主,黨員志愿者。”星光和園臨時黨支部書記郝影影向記者介紹這位“紅馬甲”。

        “‘紅馬甲’隊伍中,有開發區下沉下派的機關干部和網格第一書記、街道社區工作人員,也有小區‘雙報到’的黨員志愿者和物業公司黨員先鋒隊員。”郝影影說。

        11月24日,為了更快地凝聚團結一致共抗疫情的強大合力,星光和園小區聯合下沉機關干部成立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面向小區業主發起志愿者招募號召。短短一天,60余名黨員及熱心群眾加入志愿者隊伍。

        星光和園小區分南北兩個區。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第一時間明確工作職責,按照就近原則,將志愿者劃分為不同服務小組,組長由熟悉小區情況的網格第一書記擔任。吳俊松是南區第二小組組長。

        吳俊松告訴記者,每天早晨7點半召集黨員志愿者開會,分配任務。晚上6點,還要集合,說說各自做的工作、摸排重點業戶情況。對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大家一起出主意想辦法。

        愛心是化解怨氣的“良方”

        “南北兩區有孤寡、空巢、困難老人65戶。針對這些特殊群體,我們做好摸排,重點關懷,由物業、社區、黨員志愿者一對一幫扶,隨時提供服務。”小區物業負責人岳修華說。

        前幾日,南區17號樓住戶湯老伯下樓購買生活用品,遲緩的腳步引起吳俊松的注意。他趕過去接過老人手中的東西,一路送他回到家中,并將自己的電話留下,囑咐老人有事就喊自己。當天晚上,老人在外工作的孩子打來電話,向他表示感謝,又說老人平時吃的藥沒有了,想請吳俊松幫著購買。“放心,我們送到家。”自此,湯老伯一家成為他關注的重點,不時打電話或到家中探望。

        “老人牙口不好,點名讓買青援牌的老餅干。我這就去看看哪個超市有,買了送過去。”與記者交談的時候,吳俊松再次接到老人的需求信息。

        “非常時期,感謝你們的辛勤工作,辛苦了!”業主群里,記者看到不少業主為黨員志愿者們點贊。

        田德斌今年55歲,是北區第一小組組長。“作為一名黨員,我愿意為小區作貢獻,為大家分擔憂愁,做點有意義的事情。”田德斌說。

        北區3號樓一對老夫妻剛搬來1個多月,子女不在身邊,家里還有一個上網課的孫女。田德斌和志愿者貼心地上門服務,為孩子購買文具,安排老人優先做核酸。

        “黨員志愿者亮身份作貢獻,傳遞的是正能量,架起的是為民服務的‘橋梁’,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對黨員志愿者從認識到認可,從不理解到信賴。”郝影影動情地說,“日常碰到群眾不理解的情況,我們便要求黨員志愿者換位思考,想想‘換作自己怎么辦’,給群眾一個笑臉,工作更耐心點,問題解決起來就會順利些。”

        地頭拉回5000斤鮮菜

        11時20分,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張林和同事做好出門準備。他們要去郊區種植基地采購蔬菜。

        “今天上午,幾位業主反映家里蔬菜快要吃完了。上午我們統計了一下,就聯系網格第一書記,希望幫我們協調買點菜。”張林說。

        準備好貨車,聯系好村莊,他們出發了。記者也隨之一同前往。

        抵達東昌府區沙鎮李堂村已經12時。天氣還有些冷,志愿者們隨即和當地菜站負責人攀談起來。“現在什么菜新鮮?我們需要多買幾樣。”志愿者段文超一邊說,一邊查看蔬菜的長勢。

        “有西紅柿、芹菜、菜花、大頭菜,你們準備要多少?”“我們統計了一下,大概5000斤。”

        不一會,一位當地群眾就拉來了一車菜花。大家跳上貨車開始忙碌起來,白色的菜花堆成了小山。“菜花”剛走,又來了“芹菜”,“芹菜”剛走,又來了“白蘿卜”……

        “紅馬甲”彎腰搬菜、起身擦汗,忙碌了3個多小時,開來的兩輛貨車滿載而歸。“咱們回去先分裝一下,我去買點塑料袋。”回去的路上,他們又開始考慮送菜上門的事情。

        下午3時30分,“紅馬甲”們顧不上吃飯,便開始分裝。4時50分,5000斤蔬菜分裝完畢。

        “大爺,我把菜放家門口了,回頭您想著拿進去。”“這是咱們物業公司第一次買菜,沒經驗,您別見怪。有什么需要隨時聯系我們。”

        ……

        天色漸暗,“紅馬甲”又出現在了家家戶戶門前。

        記者手記

        去地頭買菜,志愿者們是第一次,我們也是第一次。

        買菜的體驗并不好,但“沉浸感”十足。抵達時已是中午,但大家一忙就忘記了饑餓;前一天下了雨,菜站邊多是水洼,大家卻好像沒看到,鞋濕了依舊忙著搬菜;正逢降溫,大家卻沒感覺到冷風,在忙碌中出了一身汗。整車菜打包完畢時天色已暗,“紅馬甲”為了小區居民在晚飯時吃上最新鮮的蔬菜,卻忘記了自己的午飯還沒來得及吃……

        花費一天時間買菜送菜的事,說大不大,但這些看似微小的行動,見證了每位志愿者同心抗疫的決心。盡管小區業主依然叫不出他們的名字,但隔著口罩的一句問候、一個微笑,卻讓過去鮮少來往的鄰里,在這段特殊的時間里開始熟絡起來,大家互相加油打氣,默默溫暖彼此,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匯聚起戰勝疫情的信心。

      【責任編輯:任玉偉】
      亚洲 图 欧洲 自拍 图片拉风|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一|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2. <tr id="kzvbw"><strong id="kzvbw"><address id="kzvbw"></address></strong></tr>